在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与统筹推进下,资产管理处借力山东省“房屋产权确权颁证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整治”行动东风,于2023年底全面启动家属院不动产登记工作。历经一年攻坚克难,2024年12月,北区家属院1-6号楼共计140套房屋完成不动产确权登记,标志着这一困扰教职工二十余年的民生难题取得里程碑式突破。
一、历史积案终迎破冰
我校北区家属院始建于2002年,因土地性质为教育用地、规划许可缺失等诸多历史遗留问题,房屋产权登记工作长期停滞,直接影响教职工切身利益。2023年,随着山东省专项治理行动深入推进,学校党委将家属院确权工作列为“我为师生办实事”重点民生工程,校领导牵头,资产管理处通过系统梳理档案、对接政府职能部门、补办关键手续,成功突破政策瓶颈,为不动产确权工作扫清障碍。
二、多方联动精准施策
据资产管理处处长殷超介绍,确权工作采取“分楼栋、分批次”推进策略,优先解决权属相对清晰、材料相对完备的北区家属院1-6号楼。学校主动协调历史遗留问题专班、不动产中心、住建、人防、消防、自然资源等部门召开联席会商10余次,补缴土地出让金、城市配套费、人防工程费;补办土地出让手续,补办规划核实、消防验收、竣工验收、质量鉴定、宗地落宗等关键程序十余项,确保不动产确权流程依法合规。
三、民生工程暖人心
“盼了二十多年的房产证终于拿到手,心里踏实了!”北区五号楼退休教师岳辉激动地表示。此次确权的140套房屋惠及133户教职工家庭(其余7套为学校公房),后续学校将同步推进东校区家属院不动产登记工作,力争2025年实现家属院不动产登记全覆盖。
此次不动产登记工作的推进,不仅解决了教职工的后顾之忧,也为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未来,学校将以此次工作为契机,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,完善相关制度,不断提升服务水平,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。